![]() 阮大鋮 說到文藝抗敵,最熟悉的就是近代在抗日戰爭背景下,我們創作了大量鼓勵軍民士氣的作品。但文藝宣傳這招并非近代才有,早在明末,在清軍頻繁南侵的大背景下,阮大鋮就創作了《春燈謎》。該劇呈現了國家變亂背景下國家的生存之道,展現了阮大鋮對國家未來出路的政治主張。阮大鋮本人才藝十足,如果他安心創作,他就是中國古代最牛的劇作家之一,但他偏偏熱愛政治;熱愛政治又愛劍走偏鋒,先入東林,后成閹黨,后又投敵當漢奸,最后被清朝撰寫的《明史》列到了《奸臣傳》上??梢哉f同阮大鋮熱愛的傳奇小說、劇本一樣,阮大鋮的經歷也頗為傳奇。 ![]() 南明士人 一、東林君子 阮大鋮,萬歷十五年(1587)出生于安徽桐城。其父親是進士,祖父是舉人,伯父是桐城地方最有才氣的文學家。阮大鋮自幼便以才氣而出名,所以明末清初的史學家李清在《三垣筆記》中稱阮大鋮為“江南第一才子”。1616年阮大鋮中進士,開始入仕。 1616年正是明末黨爭激烈之時,此時萬歷帝已經垂垂老矣。而剛入朝堂的阮大鋮同諸多青年才俊一樣,都有一股熱血報國的氣勢,希望掃清寰宇、激揚文字。阮大鋮拜東林頭目高攀龍為師,“初本清流”,即自詡為清流,以東林君子自居。閹黨寫的《東林點將錄》也列了阮大鋮的名字,其綽號“沒遮攔”。但清流最大的特點就是空談誤國,很快這些清流就因為權力之爭而開始互相坑害。 ![]() 東林黨 二、閹黨余孽 1621年,即天啟元年,吏科給事中職位空缺,按資歷該由阮大鋮接任。明朝給事中官階不高,七品上下,但權力極大,六科給事中對應六部,專門負責所對應部門的奏章封駁權,并有彈劾一切官僚的權限。同六部排名一樣,吏科是六科之首,專門給吏部奏章挑刺,能極大地影響吏部決策。對這個要緊的位子,各方勢力都想讓自己的人擔任。最后東林黨的趙南星、高攀龍將親信魏大中送到了吏科給事中的位子上,而阮大鋮則被放到了六科最末的工科給事中位子上。此事給阮大鋮極大的傷害,自此阮大鋮開始疏遠東林黨,并開始親近能更好地獲取權力的閹黨。阮大鋮私下和閹黨成員交好。在閹黨的幫助下,魏大中被趕走,阮大鋮坐上了吏科給事中的位子。但通過這種辦法,阮大鋮旋即遭到東林君子的群起攻擊,在位不到一個月阮大鋮就辭職,然后魏大中又成了吏科給事中。 1626年,閹黨主政,阮大鋮被閹黨召回北京擔任太常少卿。雖然阮大鋮依靠閹黨復出,但他十分擔心東林輿論,所以他身在閹黨,又不敢太過親近閹黨,每次拜謁魏忠賢后,都要賄賂魏忠賢的門房,將自己的拜謁名帖收回,防止落人口實。而且阮大鋮敏銳地察覺到了閹黨的末路,所以幾個月后,阮大鋮又辭職不干了。 ![]() 魏忠賢 1629年,阮大鋮給朋友、閹黨成員楊維垣留了兩封書信,一封指責閹黨弄權,一封指責東林亂政。但楊維垣只把阮大鋮罵東林的那封信公開發表了出來,結果使得阮大鋮的閹黨身份徹底做實,成了東林君子謾罵的重要目標。同年,崇禎皇帝清洗閹黨,阮大鋮被當作閹黨重要成員,被判永不錄用。自此至弘光朝,阮大鋮就進入了蟄伏期,創作劇本,并留意政局,時刻準備復出。 ![]() 崇禎 三、文藝抗敵的先鋒 阮大鋮的才能可以用才高八斗來形容,他創作了許多到今天都膾炙人口的戲劇,比如被稱為“石巢傳奇四種”的《春燈謎》、《燕子箋》、《雙金榜》、《牟尼合》。這些戲劇不是無病呻吟,而是反映了阮大鋮對當前政局和國家未來的看法,我們以《春燈謎》為例看看阮大鋮的政治思想。 ![]() 明朝的戲劇 《春燈謎》創作于崇禎六年(1633),故事設定是唐代宗時期,公元770年,以宇文彥和韋影娘二人因猜春燈燈謎而結緣的愛情為主線,其中又摻雜著撫虜御寇的支線。在該劇中,阮大鋮借男主宇文彥的兄弟,考中探花的宇文羲之口說出,當時之世已經是風雨飄搖,“賊臣繼亂,中外騷然。有司萏牧不求,盜賊紛紛四起,揭竿走險,實屬可衿”;除了戰亂,更有官場黑暗,劇中捕快抓良冒功,宇文彥被捕快誤抓,捕快向縣官行賄,縣官收賄后明知有錯也不放人。與民間下層百姓凄慘遭遇相對,唐朝上層則認為“重建太平,兵革既銷,文明斯啟”、“諸藩懾服,四境奠安”,儼然國家已經進入了太平盛世。 在上述背景設定中,我們能明顯看到,阮大鋮可不是在反映中唐時期,而是在反映當時的明朝。當時明朝外有東虜寇關,內有流賊作亂,民不聊生。從這個作品的定位來看,還是展現了阮大鋮對國家未來的擔憂和憂國憂民的胸懷。但旋即故事的走向可真將晚明文人只會說不會做的樂觀性格展現得淋漓盡致。 ![]() 晚明士人 《春燈謎》中有中唐西川節度使韋皋和朝廷撫虜御寇的支線。劇中韋皋雖然是節度使,在西川政、軍、財一把抓,儼然就是割據一方的藩王,但他忠君愛國,為中央鎮守西川,抵御吐蕃。而國內流賊也突然忠義之心爆棚,他們感召于朝廷和皇帝的魅力,甘心被招安,并成為抵御外敵“曳落河”的主要力量,基本就同宋江被招安后破遼滅方臘一個路數。在這個設定中我們能明顯看到,所謂節度使,就是明末割據一方不聽中央號令的督撫總兵,流賊們則對應李闖、張獻忠等賊寇。阮大鋮幻想總兵們能忠心國事,為國家鎮守一方,流賊也能感受到國家的真誠,真心投降。而當時的實際情況是,1633年7月,發生了官軍和賊寇們的車廂峽之戰,李闖、張獻忠等人都被堵在了車廂峽,官軍馬上就要將之全部殲滅。關鍵時刻,官軍總指揮陳奇瑜突然失了智,接受了賊寇們的投降,將這些賊寇全部釋放,李闖跳出包圍圈后,馬上再叛,勢力又不斷做大,最終成了明朝的心腹之患?!读一市∽R》說陳奇瑜其實是在養寇自重。所以明朝的真實情況就是督撫謀私利,賊寇無忠義。而阮大鋮沒有接受車廂峽之事的教訓,在南明主政時期,依舊是這種樂觀的心態,最終斷送了明朝。 ![]() 李闖 四、亡國漢奸 1644年,李闖攻破北京,旋即滿清入關,席卷中原,同年閹黨馬士英扶植起了南京弘光朝廷,自己掌握南京中央。在這種情況下,阮大鋮也復出了,“士英亦言大鋮從山中致書與定策謀,為白其附珰贊導無實跡”。太監韓贊周又向弘光帝獻上了阮大鋮的各個劇本,弘光帝一看寫的不錯,是個人才,馬上召見了阮大鋮,最后阮大鋮被授予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 阮大鋮為兵部尚書,按理該加強軍備,準備應對敵人的南下,但和寫《春燈謎》時的極度樂觀一樣,在阮大鋮和馬士英的推動下,南明朝廷提出了聯虜平寇的政策,即南明朝廷真得相信清軍入關是替崇禎帝報仇、對中原無占有之意的鬼話,還準備撥出餉銀犒賞幫明朝克復北京的清軍。 而與對外的極度樂觀一樣,阮大鋮痛恨東林黨對自己的多年謾罵和打壓,開始采取報復措施。1629年,東林黨做“逆案”將阮大鋮等閹黨網羅進去;現在在阮大鋮的主持下,南京閹黨做“順案”將東林黨網羅進入,以為報復,“彼攻逆案,吾作順案與之對”。在阮大鋮的督促下,南京各機關全面動員起來,開始清查東林黨,東林干將左光斗、顧杲被抓捕入獄,周鑣、雷演祚被殺。其后阮大鋮又借“南渡三案”,將三案歸為東林黨的炮制,將被稱為“三賢相”的史可法、高弘圖、姜日廣三人牽連進去,幾乎要將之殺死,關鍵時刻馬士英喊停,此事才作罷。 ![]() 馬士英 然后阮大鋮又做《蝗蝻錄》、《蠅蚋錄》,將東林黨和與自己政見不合的人網羅進去,二錄就是一份黑名單,使閹黨隨時可以按名單抓人。此外,阮大鋮賣官鬻爵,使得南京政治烏煙瘴氣。湖北左良玉趁機造反,馬士英倉促調集防御清軍的江北四鎮官兵南下,致使淮河一線防御空虛,清軍趁機打破揚州,制造大屠殺后,直破長江。1645年5月,南京淪陷,弘光帝被清軍殺害。阮大鋮逃到金華,但被金華民眾驅逐。1646年,在漢奸馮銓的推薦下,阮大鋮入仕清朝。他奴顏婢膝地說:“今受大清特恩,超擢今職,行將抒赤竭忠,誓捐踵頂,以報興朝?!辈⒏S努爾哈赤的孫子愛新覺羅·博洛在南方屠殺抗清義士,同年在攻打抗清義士據守的仙霞嶺時病死。 ![]() 順治皇帝 文史君說 阮大鋮對歷史還是有一定貢獻的,他的“石巢傳奇四種”雖然過度樂觀,但無疑開創了文藝抗敵的先河,對鼓舞明朝抗戰士氣有一定積極作用。如同阮大鋮寫的小說一樣,他的一生也頗為傳奇,他在東林、閹黨、漢奸三重身份之間轉換,明明可以像關漢卿一樣靠才藝吃飯而流芳千古,非要擠進政治的泥潭,最終被烙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參考文獻 張岱:《石匱書后集·阮大鋮傳》,中華書局, 1959 年。 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中華書局, 1977 年。 《明史》,中華書局 ,1976 年。 (作者:浩然文史·紫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