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天氣悶熱,氣溫高,有些人稍微一動就汗流浹背,甚至坐著不動,吃個飯走幾步就可能一身汗,而有的人運動后也就出了幾滴汗。 為什么有的人愛出汗,有的人不愛出汗?跟體質有沒有關系?哪些部位出汗需要注意? 出汗多是排毒嗎? 出汗屬于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有助于身體排毒散熱,而人體內如果鉛、汞超標,也可以通過出汗的方式排出,避免損傷腎臟,對身體造成損害,可見出汗對身體是一種保護作用。 但有一些出汗像盜汗、自汗,或者因維生素D缺乏而引起的多汗,就可能與身體疾病有關,就需要對癥的治療。 哪些因素會影響出汗量? 人生活在自然環境中,就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身體的內外因素都可以影響身體的排汗。因為出汗是一種生理反應,通過體內的調節,使身體達到一種舒適的狀態,出汗多和出汗少,大多與體質有關, 比如,在炎熱的夏季,有些人出汗比較多,可能是身體代謝力強,排汗功能較好,人體對溫度和環境的適應力較強,同時也可能與個人的體重、遺傳、飲食、運動習慣等有關。 而有些人受個人體質的影響,代謝可能較慢,身體的調節能力有限,就不容易出汗,但并不代表身體不健康。 所以,無論是出汗多還是出汗少的人,尤其在炎熱的夏季,我們更應該根據自身的情況,以及周圍的環境,來掌握好調節身體溫度的方法。 在飲食方面,注意多吃一些清淡的飲食,多喝水,不要過量的飲酒,不要喝寒涼的飲料,在運動方面要適量,出汗多的時候要適當的補充鹽分和水分,保持身體電解質的平衡。 經常出汗,看看你是哪種體質? 根據出汗類型的不同,來分清自身的體質, 比如,有些人愛手腳心出汗,晚上愛盜汗,經常愛上火,口腔潰瘍,容易便秘,就屬于陰虛的體質; 而有些人出汗出的是冷汗,而經常手腳冰涼,還怕冷屬于陽虛的體質; 平時稍微一動就出汗,出虛汗,而且舌苔白,乏力,每天提不起精神,不想動,屬于氣虛的體質。 有些人平時一動就出汗,汗液是黏黏的,有味道,舌苔黃膩,大便容易粘在馬桶上,而且面部容易長痘,屬于濕熱的體質。 四種異常出汗要注意,可能與疾病因素有關: 1、40歲以上的女性,胸部,頸部,面部皮膚經常有潮熱的癥狀,可能與更年期有關。 2、如果異常出汗同時還伴有心慌、乏力、頭暈、氣短、手抖等癥狀,要考慮低血糖所致。 3、如果出汗同時伴有心跳加快,情緒愛激動,食欲旺盛,大便次數多等現象,要考慮甲狀腺功能亢進有關。 4、夜間愛出汗,并伴有腿部抽筋,腿部疼痛,考慮與缺鈣有關。 夏季出汗多,做好5件事: 1、多吃富含鈉、鉀的蔬菜 夏季出汗多,會丟失大量的水分和鹽分,所以要及時的補充水分,多吃一些富含鉀、鈉的蔬菜,或者喝一些清淡的蔬菜湯。 2、飲食調節 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及煙酒,容易刺激神經,引起出汗,所以,夏天盡量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少飲酒,多補充一些水分,多吃一些蔬菜、水果、谷類食物,有助于維持身體的酸堿平衡。 3、選擇透氣的衣物 夏季天氣悶熱,外出要選擇透氣性好的棉質衣物,這樣出汗后有利于水分的蒸發,減少汗液在身體的殘留時間。 4、注意個人衛生 夏季出汗多,要保持身體清潔,尤其是汗腺發達,容易出汗的部位,保持清潔干凈,避免細菌滋生。 5、注意調節情緒 夏季天氣炎熱,情緒容易急躁,情緒過度波動會導致自主神經失調,也會影響人的排汗,所以,要保持身心放松,使心情舒暢,避免過度的焦慮緊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