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在夏天奉行一套理論,“夏天不熱,冬天不冷,遲早要坐病”。所以哪怕三伏天40度,照樣不肯開空調,大汗淋漓,覺得自己身體也健康了起來。 其實你的身體里,有兩條血管比你想象中更“怕熱”,高溫會給他們造成很大的壓力! ![]() 心血管和腦血管,最怕高溫 據統計,每年夏天從6月開始,心腦血管疾病就進入了高發期,并且會一直持續到8月中旬。最高氣溫每升高1℃,急診的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就會增加17.3%。 心血管 夏季高發心肌梗死 一旦氣溫升高,人體皮下血管擴張,皮膚的血流量會比平時增加3~5 倍,進而導致回流心臟血液減少,影響心肌供血。 同時,高溫會導致交感神經興奮性增高,心率加快,冠狀動脈收縮,心肌供氧量減少,增加了冠心病發作的概率。最近全國性升溫,各地心肌梗死頻發,更應該注意防暑。 腦血管 炎熱氣候帶來熱中風 比起心臟,很多人對大腦的印象是“受不得冷”。其實,腦血管同樣嬌貴——它怕冷又怕熱。 一年四季中,中風發生有一條趨勢曲線,其中有兩個高峰期,一個是溫度在0℃以下的寒冬,另一個是氣溫超過32℃的盛夏。當平均氣溫高于32℃時,中風的發生率較平時高出66%,并且隨著氣溫的升高,危險性還會增加。 夏天的中風有一個特殊稱呼“熱中風”,身體為了散熱,使血液循環到體表,導致大腦的血流量銳減,引起缺血;而人體大量出汗,血液黏稠度會增高,血流緩慢,這時很容易造成血管栓塞,兩大原因疊加就容易引發中風。 ![]() 夏季養護血管,學會三招足夠 那么有人就要說了:“不讓我熱,我天天躲空調房里吃冰棍不就行了?” 千萬別!除了單純的冷和熱之外,忽冷忽熱更是心腦血管的大殺手! 最近就有年輕男子夜跑后喝冰水暈倒被送醫急救的新聞出現。如果身體內外溫差過大,會使全身毛孔閉合,體內熱量難以散發,容易導致血管迅速收縮,從而引起心臟大腦供血不足。 多喝常溫水 01 ![]() 02 躲著太陽走 凌晨4點至上午10點被稱為腦血管疾病的“魔鬼時間”。夏天的早晨其實很炎熱,可以把鍛煉時間改成傍晚太陽下山以后。 同時,盡量避免高溫天氣的各種室外活動,不要出門長時間暴曬,一定做好各種防暑防曬的措施。 有些人會問“不曬太陽的話維生素D缺乏怎么辦?”夏天其實可以適當選擇一些維生素D補充劑,彌補日照不足的遺憾。國際頂刊《英國醫學雜志》最新研究發現,補充維生素D,還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 空調開高點 03 ![]() 不要對自己的身體“太狠”,養生重在養,該開空調還得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