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了媽后才知道,這個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就是當媽前和當媽后。養娃路上,升級打怪,疫苗可謂是一大關。每次疫苗一開打,秒變大型失控現場!很多新手爸媽想給寶寶打疫苗時,都會一頭問號,為什么要給寶寶打疫苗?寶寶出生時,會從媽媽那里獲得一部分抗體,但隨著生長發育,這些抗體會逐漸減弱或消失。此時,寶寶的免疫系統較為脆弱,難以抵抗外界病原微生物的侵襲。病原微生物一旦入侵,可能會造成嚴重的感染性疾病,有些疾病甚至會導致終身殘疾或死亡。而這一切都可以通過給寶寶接種疫苗來避免。完成疫苗接種后,寶寶會獲得完整又牢固的免疫力,能夠避免感染性疾病給寶寶帶來痛苦,也能防止疾病造成的殘疾、智力缺陷等后遺癥給寶寶和家庭日后的生活帶來負擔!在我國,疫苗分為兩類:一種是“免疫規劃疫苗”,是政府免費向公民提供;另一種叫“非免疫規劃疫苗”,是指公民自愿、自費接種的疫苗。那么,既然有免費疫苗,自費疫苗是不是就不重要?不需要打了?在經濟條件允許的前提下,給孩子接種部分自費疫苗可提供更全面的保護。按照對應疾病嚴重程度、發病率、接種時機等因素,老育在這里為你挑出了6個花錢也要給孩子打的疫苗。 兒童自費疫苗推薦??
帶孩子接種疫苗之前,寶爸寶媽們一定要了解清楚這些問題:?如果是明確對某種疫苗的成分過敏,比如上一次接種疫苗后,出現明顯的、速發的,甚至需要醫學干預的過敏性反應,那么就暫時不給寶寶接種同一種疫苗。?食物過敏的寶寶,可按疫苗說明書建議的免疫程序正常接種,但如果處于食物過敏的急性期(如哮喘、蕁麻疹等)則應該暫緩接種。另外對雞蛋過敏的寶寶,不可接種黃熱病疫苗,但可以打:麻腮風疫苗、麻風疫苗、雞胚細胞狂犬病疫苗等;對于流感疫苗,如果對雞蛋只是輕微過敏,是可以打的,如果嚴重過敏,就要謹慎。兒童年(月)齡達到相應疫苗的起始接種年(月)齡時,應盡快去打,按照疫苗免疫程序完成相應劑次的接種,可以更好地保護兒童。推遲接種一般不影響接種效果,但可能增加由于沒有充分得到保護而感染的風險。如果兒童未按照疫苗免疫程序推薦的年齡及時完成接種,家長應按照接種單位的補種通知盡早進行補種。不過,這 4 種疫苗再忙也不能推遲接種:卡介苗、乙肝疫苗、狂犬病疫苗、破傷風疫苗。?如果這個病只有一種病原體而且沒有多種亞型,得病后不需要再接種相應的疫苗,如麻疹、乙腦等; ?如果這種傳染病的病原體有多種菌型或病毒型,即便感染過也要根據具體情況決定是否要續接種。如流感。 可以! 理論上,如果在同一月齡要接種兩種及以上的疫苗,可以同時進行接種,但需要分別在不同部位接種注射。兩種疫苗各有利弊,爸媽可以根據疫苗的品種和經濟條件來選。?單苗:接種后只能預防一種疾病,價格相對聯合疫苗便宜;?聯合苗:接種后能預防多種針對性疾病。不僅可以少打幾次,還能節省時間,但價格相對較高。
每批疫苗銷售前或者進口時,都需要經過指定的批簽發機構按照相關技術要求進行審核、檢驗,符合要求的才能上市使用。因此,無論進口疫苗還是國產疫苗,有效性和安全性都是符合國家標準的。 不少家長擔心孩子打完疫苗后會產生不良反應,老育整理了家長們最關心的幾個的問題,一起看看吧~答:雖說在正規接種門診打的疫苗都經過安全檢測,但因每個孩子的體質不同,還是會有極少數可能出現不良反應,且大多在接種后30分鐘內發生。所以,留下來觀察30分鐘,主要是為了: 不過,出現以上情況的概率都極低,寶爸寶媽們無需過分擔心,嚴格遵守疫苗接種程序就行!在這期間,可以根據紅腫和硬結的大小,做出不同處理——?直徑在15-30mm,可以用干凈毛巾先冷敷,出現硬結時熱敷,每次10-15分鐘,次數根據自身情況而定;不過,如果打的是卡介苗,可能會有2周左右紅腫、化膿,最后形成小潰瘍,大多在8-12周后結痂(俗稱“卡疤”),一般不需要處理,但要注意局部清潔,防止激發感染。 相信不少人的胳膊上都會有一個疤痕,這就是“卡疤”↓答:部分孩子打完疫苗(如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等)后,會在數小時或24小時左右體溫升高,這個是常見的反應。而且大多為一過性發熱,持續不超過2天,可自行緩解。 ?體溫≤38.5℃且精神狀態較好時,加強觀察,多喝水,適當休息。 ?體溫>38.5℃或者≤38.5℃但伴有其它癥狀、異??摁[等,及時去看醫生,排查發熱是否由其它問題引起。 此外,服用退燒藥不會破壞疫苗的有效成分,不影響保護效果。 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