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條 傷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熱不去,心中結痛者,未欲解也,梔子豉湯主之。 “傷寒五六日,大下之后”,“傷寒五六日”,上條講“傷寒,醫以丸藥大下之”,是得病之處就用了攻下的方法,本條提到五六日,太陰病的潛伏期四五日,少陰病的潛伏期五六日,少陰熱化有三急下證,可以用攻下的方法,但不可肆意大下。若患者素體強壯,病仍在太陽,也不可誤下,使邪氣內陷。 “身熱不去”,說明攻下之前就有身熱,用了下法后依然身熱,這是一個熱證。 “心中結痛”,誤下有四種情況,其氣上沖、結胸、痞證、協熱利。痞證不痛,結胸病是心下痛,位置不符。心下是膈以下,心中是膈以上,胸骨后方的區域?!靶闹薪Y痛”是比較特殊的一種疼痛,《素問·舉痛論》講了十四種疼痛,十三種因為寒,只有一種因為熱?!靶闹薪Y痛”就是大下之后,陽邪內陷胸中,熱與氣結而疼痛,屬于自覺癥狀,自己感覺疼痛,但醫生觸診不痛。比如食管炎引起的疼痛,自己感覺燒灼樣疼痛,但醫生檢查無陽性體征?!靶南峦础笔撬疅峄ソY而疼痛,屬于他覺癥狀,自己感覺疼痛,醫生按壓也有按壓痛等陽性體征。 《傷寒論》厥陰篇的“心中疼熱”也要與“心中結痛”作鑒別,心為君主之官,心包絡代君受病。心五行屬火,心包絡屬相火,心包絡本身無熱,相當于心臟的散熱器,幫心臟散熱。心包絡經在胸中的最后一個穴位叫天池穴,相當于汽車的水箱,為發動機散熱。如果天池水不能清心火則心火郁結,或是下移小腸,通過小便瀉火?;蚴莾葌餍陌?,就會心中疼熱,疼痛伴隨灼熱感或心煩。 心煩、心中懊憹、心中窒、心中結痛是梔子豉湯證不同發展階段的四個癥狀,都是無形之邪熱內郁胸膈所致。心煩、心中懊憹、心中窒是氣分病,心中窒程度最重,胸中氣機閉塞,出氣受到影響?!靶闹薪Y痛”最重,由氣分轉入血分,不僅氣機運行不暢,血液也運行不暢。梔子能入血分,后世名方丹梔逍遙散中丹皮、梔子就是清血分之熱。日本醫家大冢敬節在《漢方診療三十年》中記錄一則醫案,介紹梔子豉湯治療食管發炎引起的疼痛:“一次,當急急忙忙地吃下一塊熱的烤粘糕時,感覺食道疼痛,大概是引起了食道燙傷。隨后即使進流食也感覺胸口堵塞樣疼痛。我想起了《傷寒論》梔子豉湯條對'胸中窒者’和'心中結痛者’應用梔子豉湯的論述,便想試用梔子豉湯治療。梔子豉湯為梔子和香豉二味藥物組成,但不湊巧手頭沒有香豉,便代之以甘草入了藥,之所以用甘草是想到了它具有的鎮痛作用。沒想到服藥一次就感覺到了顯著的效果,為其如此好的效果吃了一驚?;谶@次的實際感受,我寫了一篇梔子豉湯治療食管炎有效的報告,發表在1933年春陽堂發行的《漢方臨床提要》上。1934年以后,福岡一位藥劑師讀到了《漢方臨床提要》,對一名在九州大學被診斷為食道息肉,只有牛奶等流食才能通過食道,必須手術治療的患者,采集自家庭院栽種的梔子的果實制成煎劑,成功治愈。我看到了這篇刊登在藥學雜志上的報告,該病案也是以'胸中窒者’為應用指征的,從文章中可以看出,福岡的藥劑師以'胸中窒者’為應用指征,單用梔子治愈一例食道息肉患者”。大冢敬節介紹自己的醫案,“感覺胸口堵塞樣疼痛”就是“心中結痛”,福岡藥劑師治療的醫案,“只有牛奶等流食才能通過食道”,包括胡希恕胡老提到的食道憩室,雖然是器質性病變,但沒有提到疼痛,還是屬于“胸中窒”。食管從咽喉到賁門,正好是心中的位置,其管狀形態符合“洞穴狹小阻塞”的特點,只要有“心中懊憹,煩熱,胸中窒,心中結痛”,不論是息肉,還是憩室,甚至于腫瘤,都可以治療。 “未欲解也”,這是仲師自解,誤下之后,表證身熱仍在,又加了里證心中結痛,當然是未解。 “梔子豉湯主之”,吳謙注:“心中結痛,過下里寒也,故曰未欲解也。但此表熱里寒之證,欲溫其里,既礙表熱,欲解其表,又礙里寒,故惟以梔子之寒,干姜之熱,并舉而涌之,則解表溫里兩得之矣”,吳謙先生認為心中結痛是表熱里寒證,以梔子干姜湯溫里,這種觀點值得商榷。攻下使熱邪內陷,熱與氣結于心中而痛。本方梔子散內熱,豆豉治外熱,用梔子豉湯清熱乃是正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