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那些或幽默或優美的段子,相信大家在短視頻、朋友圈里,已然領教過。
“我沒有帶你去看過長白山皚皚的白雪,我沒有帶你去感受過十月田間吹過的微風,我沒有帶你去看過沉甸甸地彎下腰,猶如智者一般的谷穗,我沒有帶你去見證過這一切,但是,親愛的,我可以讓你品嘗這樣的大米?!?/span> “當你背單詞的時候,阿拉斯加的鱈魚正躍出水面;當你算數學的時候,南太平洋的海鷗掠過海岸;當你晚自習的時候,地球的極圈正五彩斑斕,但少年,夢要你親自實現,那些你覺得看不到的人,和遇不到的風景,都終將在生命里出現?!?/span> “多少人只是抬頭看了一眼月亮,就繼續追逐賴以溫飽的六便士。我不是讓你當一個不靠譜的浪子,而是讓你在俗世中也不要忘記眼中的星光?!?/span> 你可能不知道,董宇輝出身農村,他的學識與溫情,除了自身的努力,還和那個當農民的老父親密切相關。我對此頗不以為然。知識可以做增量,智慧品性的培養,卻離不開示范、點撥,孩子總是得有樣才能學樣。董宇輝的父親愛看書,在別人努力掙錢時,他會每天偷偷藏一本書在家里,躲在廁所里看;董宇輝的父親很感性,會為別人的噩運感到悲傷,為別人的喜樂感到由衷的開心。后來,他的兒子在直播間,念完杜甫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后,深深動容,長久地說不出話來。手機前的人們,被他的悲憫和共情力打動,心底泛出一片溫情。董宇輝的父親在某個清晨,對方臉的小董說,“孩子,看待文學時,要把它放在歷史的角度下,沒有完美的人,沒有大善大惡,很多時候你更理解那些人,就會變得更理性?!?/span>后來,這話變成了兒子的歷史觀:“普通人,承受歷史的人,才是歷史?!?/strong>能陪孩子抓蟈蟈,過節日,滿足他的種種好奇心;能聆聽、思索、引導著提問題的父親,是罕見的有“陪伴感”的父親。 他會在鋤地時,語不驚人死不休地冒出來一句,“所有偉大的事情在實現之前,看起來都不太可能”。或者在兒子找工作時,像蘇格拉底般提問,“你把一個很貴很貴的手表,賣給一個很富很富的人,那你又給這個社會做了什么貢獻呢?”你可能不知道,在新東方教英語的董老師,小時候既沒有學英語的天分,也沒有學英語的環境。初一時把“abcd”念成“阿掰猜呆”,還被老師叫出去罰站。為了記住elephant這個單詞,他寫在手上,摔倒了、手磨破了,站起來繼續背,背了一個星期,連媽媽都無奈,我兒子怎么這么笨呢?為了學好英語,他肯下傻力氣,把整本書反復背,背課文,背單詞,背課后題,背卷子。有次出的考題全會,很快做完,因為全是背過的題。到了大學,同學笑他英語是標準的陜西口音,他決心更努力,在別人打球、通宵時,在宿舍里聽BBC,聽VOA。練到老師都表揚,想不到你丑陋的外表下,還有這么標準的發音。這也許就是董宇輝非常推薦《刻意練習》這本書的原因。若你生而平凡,沒有神的光環,通過長期專注地訓練自己,把技能化為肌肉記憶,很多能力的確可以提升。普通人如何變得落落大方?他用一路走來的經歷回答,勤奮一些就好。你可能不知道,如今爆紅的董老師,去年差點就辭職了。2021年,雙減政策落地,教培時代宣告終結,新東方裁員6萬人。9、10月份,俞敏洪宣布進軍農產品直播,董宇輝覺得自己帶貨沒優勢,與其賴著,不如主動離開。向曾經提拔過自己的CEO孫東旭提完離職,當天人力6點下班,離職協議沒有簽。第二天,孫東旭送了他一本俞敏洪的自傳—《我曾走在崩潰的邊緣》,告訴他,“困難的時候,要相信團隊凝結在一起的力量,走著走著,興許就有方向了?!?/strong>出于對老俞的信任,董宇輝沒走。他回了趟潼關老家,問奶奶,如果我變成一個賣菜的,你怎么看?董宇輝回來加入戰斗,熬過半年的沉寂期,和新東方一起迎來了出頭之日。教培行業一朝變天后,俞敏洪把該給家長學生退的錢都退了,員工走時,該給的“N+1”也努力給了,1000多個教學點大部分都是和平解決,多余的課桌椅、教學設備也捐了。跟老俞這樣的老板、向導、朋友在一起,同行一陣子,或者同行一輩子,都是非常值得的體驗!你可能不知道,如今風靡的雙語教學、文化帶貨,一開始根本無人問津。甚至還有人諷刺,說的什么鳥語?詩詞歌賦、人生哲學,還是教書的那一套,你們真是不改進,沒進步!“不是我說得對,是你寬容;不是我做得好,是你善良;不是我講得深刻,是你深刻;不是我語言優美,是你內心柔軟,你才是人間理想”時。 一個社會的人心,既可以被衡水學子“土豬拱白菜”式的言論,帶得偏激、憤恨。也可以被三餐四季、紙短情長、大江大河、人間煙火,這些充滿關懷的用語,激蕩出無限溫情。但有能力喚起你對美好生活的品味和追求,引導你向更寬闊、友愛的天地行去,才是董老師這些知識分子的功績。“處境可以改變一個人對'成功’的判斷標準”。董老師們的走紅,不是理所當然的預料之中。而是所有血里帶風,眼中有美,心中有愛的人,共同爭取到的勝利。你可能不知道,在外界唱衰之前,董宇輝就多次表示,不會紅太久。“千萬不能像范進中舉一樣瘋了”,“媒體這么大的關注度,不應該一直集中在一個賣菜的身上”,“是新東方火,不是我火”。一個反復讀余華的《活著》,告誡自己除了苦難,要懂得人生定有遺憾,面對愛時果斷些,面對分別時鄭重些的人。一個拿李安舉例,知道大導憑《臥虎藏龍》拿獎后,仍然買漢堡回家,和老婆正常過日子的人。一個在人人皆可出名三分鐘的網紅時代,讀過很多書,行過很多路,吃過很多苦,還保有自己天真與好奇的人。你可能不知道,最近堪稱帶貨頂流的董宇輝,未來還是想當個老師。東方甄選的老師們,講了半天,最后才想起來主業是帶貨。講完杜預、杜甫、杜牧的關系后,要不是現場導演猛提醒,董宇輝肯定忘了,他原本是來賣大米的。單詞沒講完,下播時間到,董宇輝拖延抗議,“學生還有問題,怎么能下課呢?”也試過浮夸風的演戲,可實在演不下去。當老師久了,你跟學生咋演?新東方爆紅后,很多人疑惑,這么好的老師,為什么沒出現在課堂里?這是時代待解決的問題,但對于董老師而言,未來的方向一直很明確。“如果做主播能發揮較大的價值,我就做主播。如果有一天,大家覺得我說的東西沒有意義,或者我在公司的存在價值不大,我就去支教?!?/span> 骨子里住著一個教書育人的靈魂,所以他最愛賣的就是書。一本26塊錢的《蘇東坡傳》,講四五十分鐘,能賣出去兩萬多本。“最想推薦的是書,這個時代,知識如此豐富,唾手可得,印刷越來越便宜,但大家卻越來越遠離閱讀,遠離知識。所以人空洞焦慮掙扎,其實不是時代的作用,可能只是沒有養成好的習慣而已?!?/span> 所以,對這群不得不選擇在直播間帶貨的主播,只想說一句:
|